哲理

一隻爬上屋頂的「驢」(深度好文)

Sponsored Ads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頭驢費了好多力氣,終於爬上了屋頂。

Sponsored Ads

在人們的圍觀中,它得意地跳起舞來,結果把屋頂的瓦片全踩碎了。

主人從地裡幹活回來,發現了驢子在屋頂上的鬧劇後,他立刻爬上屋頂,把驢子趕了下來,並用一根粗棍子打了它一頓。

驢子委屈地說:

「為什麼打我?昨天我發現猴子也是這樣的,你卻非常高興,好像這樣給了你很多歡樂似的。」 

農夫說道:

「蠢貨,爬上屋頂去跳舞,你以為你是猴子嗎?別忘了,你是一頭驢。」

農夫對驢子又是一頓棒打。

驢子是幹什麼用的?驢子無非就是用來犁地、拉磨、馱物的。

可它為了取悅主人,卻模仿猴子去房頂上跳舞,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笑話,難怪主人要動怒了。

Sponsored Ads

驢子的行為很愚蠢、很可笑,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並不比這頭驢子聰明。

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認不清自己的角色,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盲目地顯示自己,結果弄巧成拙,被生活打臉,讓他人恥笑。

而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會自以為是、迷失自我,而是活出自己的本色和精彩。

人貴有自知之明

中國有句俗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

自知,就是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把人的自知稱之為「貴」,可見人是多麼不容易自知。

把自知稱之為「明」,又可見自知是一個人智慧的體現。

看一個人是否有自知之明,有時聽聽他說的話、看看他做的事就知道。

2016年,在內地的賽歌節目中,劉震雲坐鎮導師席成為一大亮點。

他用自己深厚的閱歷來點評農民歌手們的表現,頗具說服力。

雖然與音樂無關,但劉震雲表示並不怕質疑「不專業」,他說:

「我是看中了農民二字,它跟其他音樂節目最大的不同就是參加者是農民,它有草原、有田野、有高山、有高原,有很多原生態的唱法。

這對我和觀眾來說都有一種吸引力,我就是來聽原生態歌曲的。」

他坦言自己不懂音樂,不能像蔡國慶老師、玲花老師和曾毅老師更多的是從音樂的角度,從唱法上、音準上,還有組合之間不同聲調的配合來一語道破;

但他懂歌裡面的情緒,自己關注的是歌裡的心思、心情、心緒,他從聽眾的角度,能聽出這個好或不好。

作為一名音樂節目的導師,劉震雲的長處是寫作多年、閱歷豐富、對人的情緒領悟準確;

短處是他不懂音樂,不能從音樂的角度去分析歌手的演唱水準。

從上面他的一番話可以看出,劉震雲有自知之明。

他巧妙地揚長避短,只說自己能把握得了的話,超出自己認知的外行話一句都不說,所以他得到了觀眾和選手的認同。

作家劉墉在《成功始於定位》一書中寫道:

「每個人都有所長,也有所短。短跑的高手,不見得能長跑。

馬拉松的健將,也許參加百米競賽會不堪一擊。

上天把人生得不一樣,就要以不一樣的方法去利用自己的長處。

如果你不認識自己,八成就會輸。」

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哪些事是自己能駕馭得了的,哪些事是自己做不到的,懂得量力而行,不勉強自己。

而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往往高估自己,別人吹捧幾句便陶醉不已;

遇事以是否對自己有利出發,根本不考慮個人實際,常常難以成功。

做人需要踏踏實實、本本份分,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正確的評價,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自己的路需要自己走,鞋合不合適,也只有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適合幹什麼,找不准方向,再努力也會事倍功半。

不高估別人,不低估自己

高估自己、低估別人、驕傲自大固然不好,但高估別人、低估自己、妄自菲薄同樣是缺乏自知之明。

Sponsored Ads

聽過這樣一句話:

「自信就是,不高估別人,但也不低估自己。」

在這方面,我有切身體會,也曾經高估了別人、低估了自己。

前幾年,我應邀參加了一家雜誌社舉辦的優秀作者筆會。

從其他作者的交談中,我發現他們個個堪稱「高產作家」,有的稿費一年就拿好幾萬。

相比之下,我發表的文章和稿費就遜色了,於是變得不自信起來,情緒一度很失落。

與我同住一個房間的山西作者老路了解到我的心理後,對我說:

「你沒必要覺得不如別人,這次參加筆會的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寫作風格,都有自己的優勢。

比如說我吧,雖然我在紀實和故事方面發了一些作品,但在實用性稿子上,還基本上是個空白。

你在這方面發表的很多,值得我學習。」

老路的這番話讓我豁然開朗,讓我進一步看清了自己,增添了自信。

仔細想想真是這樣,在編輯老師眼裡,我和其他作者都是一樣優秀,要不也不會邀請我參加筆會。

自己沒有必要高估別人、低估自己,按照自己的節奏,踏實寫好自己的文章才是最重要的。

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一直堅持寫作至今,從未動搖過。

人際交往中,對人的態度概括起來無非有三種:俯視、仰視和平視。

俯視者傲,他們熱衷於居高臨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高估了自己。

仰視者弱,他們在別人面前總是誠惶誠恐、點頭哈腰,低估了自己。

平視者和,他們「上交不諂,下交不瀆」,不卑不亢、有禮有節,既不高估別人,也不低估自己,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週國平說:

「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能夠對真實的自我有個清晰的認知,不刻意掩蓋自己的獨特個性,盲目模仿別人;

既不高估別人,不把自己當回事;也不高估自己,太把自己當回事。

不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就無法客觀地去了解別人。

我們不必自命不凡,也不必妄自菲薄;既不自卑,也不自負,保持一種平衡的心理,才不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負面的影響。

找准自己的位置

有兩隻老虎,一隻在籠子裡,一隻在野地裡,籠子裡的老虎三餐無憂,野地裡的老虎自由自在。

它們互相羨慕對方的安逸或自由,最後互換位置。

但不久兩隻老虎都死了。一隻因饑餓而死,一隻因抑鬱而死。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就像這兩隻老虎一樣,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一味羨慕別人的生活,但卻常常忽視了它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有句話說得好:

「寶物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

人也是這樣,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要想顯現出生命的意義,就需要確定自己的位置,位置找對了,努力才會有效果。

有人說:

「找准位置,你就是一條龍。找不准位置,你就是一條蟲。」

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你縱有用武之力,但無用武之地,如同鍋臺上跑馬,兜不了多大圈子。

每個人適合的位置不一樣,擅長的領域也不一樣,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你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你的潛能,施展你的才華。

莎士比亞曾說過:

「愚者自以為聰明,智者則有自知之明。」

做人最難得的,不是聰明,而是有自知之明。

願我們都能正確認識自己,在人生的舞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自以為是;

多一些獨立思考,少一些盲目跟風;

既不自輕自賤,也不自吹自擂;

Sponsored Ads

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順更穩,活出屬於自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