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

原來,這就是「鴕鳥心態」

Sponsored Ads

什麼是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心理學通過研究發現,現代人面對壓力大多會採取迴避態度,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復雜、更難處理。

Sponsored Ads

就像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把頭鑽進沙子裡。

與「鴕鳥心態」類似的說法即「掩耳盜鈴」。

鴕鳥心態解讀

遇到危險時,鴕鳥會把頭埋入草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就是安全(不過有說法認為這其實是種誤解)。後來,心理學家將這種消極的心態稱之為「鴕鳥心態」。

事實上鴕鳥的兩條腿很長,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險的時候,其奔跑速度足以擺脫敵人的攻擊,如果不是把頭埋藏在草堆裡坐以待斃的話,是足以躲避猛獸攻擊的。「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是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鴕鳥心態在心理學又稱鴕鳥綜合症。鴕鳥在遭遇危險時會把頭埋入沙坑,蒙蔽視線自以為安全,是種逃避現實、視若無睹、推卸責任、自欺欺人的心理。

現代人面對壓力大多會採取迴避態度。與「鴕鳥心態」類似的說法即「掩耳盜鈴」。

後來,人們把鴕鳥的這種生理應對策略引申為人類的處事心態,被稱為「鴕鳥政策」。

在政治、經濟、社會學領域、鴕鳥心態領域還有「鴕鳥效應」「鴕鳥哲學」等說法。

相關事例

Sponsored Ads

古代神醫扁鵲發現蔡桓公體有病,三番五次勸說蔡桓公治病,但蔡桓公卻固執地認為自己沒病,不聽扁鵲勸告,堅決不治療,結果最後病入膏肓時再找扁鵲治病,此時扁鵲已知蔡桓公由於延誤了治療期而患了絕症,不可能再治好,於是他逃向了秦。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鴕鳥政策

「鴕鳥政策」是個廣泛使用的國際性成語,在歐洲各主要語言中,如英語、法語、俄語、德語中都有,而且已經被吸收為漢語成語。

這個成語源自非洲,最初見於1891年9月1日英國的一家刊物上,後來陸續進入其他許多民族的語言中,成為一個世界普遍通用的形象比喻,常用來指那些不願正視現實的政策或不敢面對險情的行徑。

那麼,「鴕鳥政策」一語是怎樣來得呢?

鴕鳥的目光銳利,聽覺靈敏,能覺察10千米外的敵人,且善於偽裝。人們有時看到,當鴕鳥遇到獵人追捕或者危險臨頭時,就會伸長脖子,緊貼地面而臥,甚至將頭鑽在沙中,身體蜷曲一團,以其暗褐色羽毛偽裝灌木叢或岩石等,這種現象,古代阿拉伯人就已有記載,人們把鴕鳥遇到敵情時,把頭鑽在沙中的滑稽行為形容為「鴕鳥政策」,用以譏諷那些在危險面前看不到危險的人。鴕鳥是世界上現存體積最大而又不能飛行的鳥類,體高2.5米,體重達150多公斤,有一雙強有力的腿,奔跑速度每小時最快可達65公里。由於鴕鳥的生存環境缺水,而鴕鳥奔跑的耐力又差,所以,為了不讓對手發現,鴕鳥有時便採取這種節約體能的自我隱藏方法。人們已經知道,鴕鳥遇到危險時只顧把頭埋入沙堆中的說法是不真實的;但以訛傳訛,卻把對鴕鳥錯誤的認識當成一種有趣的人世現象的比照,形成了「鴕鳥政策」這一成語。鴕鳥政策是經濟管理學中的名詞,也常用於政治場合。鴕鳥政策指的就是在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的管理政策不能及時隨之變化,從而導致決策失誤,也可以指一種迴避現實的主觀逃避政策,與「自欺欺人」意義相近。

Sponsored Ads

「鴕鳥心態」亦有可取之處

「鴕鳥心態」固然可笑、可悲,但笑完後再細想想,其實「鴕鳥心態」也不無可取之處。古人說世上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許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有辱自己的言語,如果看見、聽見了也沒有辦法,那就只能讓自己生悶氣,瞎操心,還不如不知道為好,索性就當一回「鴕鳥」,所謂「眼不見為淨」,就是這個道理。

眼不見,首先可以「心淨」。宋代大臣富弼第一次出使契丹時,路上接到家書,說女兒夭折,心中悲痛,卻無法回家,第二次出使契丹時,家書說夫人生了一個男孩,心裡非常高興,但也不能回家慶賀,以後他只要出使在外。收到家書一律不拆就燒掉,左右問其何意,他說:「徒亂人意。」也就是說,家書固然重要,但如果看了,平白又增添許多憂慮,還是不看為好。

呂蒙正,北宋人,剛調到朝廷做官,就有人在背後說他壞話,呂的部下替他不平,一定要去查個水落石出,他趕忙阻攔說:「如果知道了這個人是誰,我就會一輩子記住他的不是,那就可能會少了一個朋友,多了一個敵人,還是不知道的好。」

所以那些在我們面前撥弄他人是非的人,不管他是出於好意,還是別有用心,我們都要格外警惕,如果腦子裡裝了太多他人的不是的話,我們就不會有幾個朋友了,還是前賢說的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眼不見,還可以「手淨」。米芾,曾任校書郎、禮部員外郎,為官清廉,自律甚嚴,他又酷愛古人字畫,有人為托他辦事,特拿來一幅珍貴字畫相求,畫在他家裡放了三天,他連看都沒看,命僕人歸還,僕人不解:您至少也得打開看看呀。

米芾說:「不看,我還可以當它是贗品來自我安慰,如果一打開,讓我愛不釋手,忍不住要收下,那豈不是要壞我名聲了,還是不看的好。」米芾立志要做個好官,但他深知自己拒腐蝕的定力不夠,所以乾脆也當一回「鴕鳥」,眼不見就不動貪念。他的拒貪辦法實在不算高明,但卻不無作用。

京劇《打金枝》裡,唐代宗李豫,與自己的兒女親家、大功臣郭子儀拉家常時,有一句語重心長的經驗之談: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其實,也是說的眼不見為淨的意思,現實生活中那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消息靈通,無所不知的人,往往活得很累,因為他們看了太多不該看的事,聽了太多不該知道的話,也操了太多不該操的心,結果「徒亂人意」,自尋煩惱。

反倒是那些不理閒事,不操閒心,眼耳閉塞,心無掛礙的人,生活得輕鬆愉快,幸福指數頗高,因為他們都多少有些「鴕鳥心態」,不去理會那些「徒亂人意」的事。

鴕鳥心態影響危害

「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心理學通過研究發現,現代人面

對壓力大多會採取迴避態度,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復雜、更難處理。就像鴕鳥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把頭鑽進沙子裡,自以為安全,其實不然。

殊不知,風險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也無法完全避免,你必須勇敢去面對,勇敢地去承擔,因為逃避不是辦法,逃避責任的同時你很可能就喪失了權利和成功的機會。

我們經常會遇到障礙與重擔,如果選擇繞過,可能會因此失去成功的機會,逃避的代價註定會是失望。面對危機,主動出擊是最好的防禦。

Sponsored Ads

只有迅速採取行動,果斷承擔責任,才會把損失降到最小。相反,如果遇到危機總辯解說「這不是我的責任」,試圖做「鴕鳥」,則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