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解方,不要任意評斷
有一天我在網絡上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新聞,內容在說同樣是對餐廳做評論,中國台灣人比較喜歡做情緒性的短評論,比方說,爛死了、服務很差,而日本人只要留言就是長篇大論。
同樣在寫服務很差,日本人還會在批評的後面寫:從哪些地方判斷這家餐廳的服務不好,餐廳的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可以怎麼改進等等。
針對某個人或某件事提出建議,是因為希望對方能變得更好,而不只是以批評發洩完情緒就算了。
如果你批評的出發點不是為了讓對方更好,表示你與這件事或人沒有任何關聯,就不要任意說出批評的話。
我曾談到過說話的“初衷”這件事。開口說話前,可以先想想說這些話的目的是想要別人更好呢,還是希望別人不要給你添麻煩?如果能分辨得清楚,說出來的話也更有說服力。
例如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對孩子說:“不可以。”
這句“不可以”到底是為了孩子好,還是不希望孩子給自己帶來麻煩呢?如果做父母的能夠分辨出這兩者的差別,就會知道孩子之所以不聽話的原因。
如果這句“不可以”是真心為了孩子好,小孩自然而然會明白這是爸媽的苦心,不做某件事真的會對自己有幫助。
相反地,不讓孩子做某件事如果只是父母想省事,有的孩子也許會繼續我行我素,有的孩子也許因為不想給父母添麻煩而勉強聽從,但彼此的關係卻會漸行漸遠。
這裡麵包含著一種分辨的智慧在於,對你來說不見得好的事,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體驗。
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完成的人生功課,只用一句“我是為你好”來帶過有時難免流於自我中心。
自以為是的善意常會傷害別人
給人建議通常有高人一等的感覺。我坦承過去的我很愛給人建議,但思考了給人建議到底目的為何之後,現在的我試著不隨意給人建議。
給人建議的背後帶著幾種含意,其中一種可能是:我過得比你更好;我比你更容易看到問題所在;我希望你改變。
但問題是,有的人就是不想改變,有的人就是要先嚐到苦頭,才懂得什麼是甘甜。因此現在的我會試著尊重對方的選擇,除非對方有改善的意願,否則我不會給建議。
不管是朋友、親子或伴侶,都不要口口聲聲說:我是為你好。
我喜歡舉這個例子:當別人只跟你要黑咖啡時,不要自作聰明跟他說我覺得拿鐵比較好喝,然後自顧自附上牛奶與砂糖。這是因為,對方在那當下不一定需要奶跟糖。
自以為是的善意常會傷害別人。
真心想要對方變好,與其給建議,不如幫助對方找到改變的方向;與其對別人說“我覺得這樣比較好、比較快樂”,不如你讓自己先變好、先變快樂起來。
當別人看到這樣的你,自然會主動靠過來問:“為什麼你看起來這麼快樂?能不能告訴我快樂的秘訣?”
這樣的互動,對方不覺得被看輕,而你自己也做出了實質貢獻,皆大歡喜。
不知道說什麼,就先別說評斷
我想不少人有這樣的經驗,被人問到自己回答不出來或不是太懂的問題時,硬著頭皮天花亂墜地回答,結果反而被對方的回馬槍打成滿頭包。
當你連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時,對方很容易聽出來你沒有料。
選擇不回答或乾脆說不知道,表明自己想準備好了再說話,別人還會給你一次機會。一旦胡亂說出口,你從此就會被歸類到:這個人言過其實,是個草包。
另外還有一種人喜歡虛張聲勢。這種人會跟身邊的人強調自己有多麼見多識廣,但相處不出三天,他很快就會被看破手腳,就算只有一件事是他瞎掰出來的見識,其他的體驗都是貨真價實,但那件瞎掰的事會被無限放大,連同之前貨真價實的事都被打折扣。
從此之後這種人的臉上會被蓋下一個印記:這個人說話不實在,不可靠。
一旦被貼了標籤,就很難翻轉他人的印象。
沈默是給自己留餘地的好方法
由於喜愛炫耀或虛張聲勢的人不少,使得這個世界充斥著無用、斷章取義的話語,它們從網絡、電視與報紙新聞、臉書等各種社群、手機訊息……四面八方來到你面前,強迫你去看、去接受、去相信。
我們每天會花許多時間看這些無用的話語,但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甚至,看多了這些無用話語,使得你自己也說出這樣的話。
盡量不要看無用的話語,也不做無用與無意識的聊天。
當你無意識與無用做得多了,無意識和無用就會成為你的習慣。
如何判斷一件事無意識而且無用?
比方說花了很長時間聊天,但聊完之後什麼訊息也沒有留在腦中。或者讀完一篇謾罵的留言,但完全看不出來謾罵者背後的中心思想或立足點。
習慣無意識地說話與說無用的話,你就會成為無意識與無用的人。
這種人會出現以下說話模式,例如說:我不喜歡這個東西。或是說:這個東西好爛。
但如果進一步問他為什麼不喜歡、為什麼覺得爛,他會說:不知道耶,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這就是習慣無意識說話的遺毒,無法思考自己說這句話的目的,找不到做出判斷的根源。而這種無意識,最容易讓人時常說出挑剔的話語而不自知。
當然如果是有交情的朋友,花時間閒聊是必要的相處,這樣的聊天有時是種放空。只是提醒大家,無意識的聊天應該適可而止。
話不好,不說。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時,也寧願不說。
再一次強調說話應該要達成雙贏,時時檢視自己說話的目的,讓好話在你我之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