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 語錄

難處現交情,低處見人心

Sponsored Ads

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分水嶺。

在「三家分晉」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在相當程度上促進這一歷史事件發生的人,其實是一位普通的小人物。

Sponsored Ads

他就是趙襄子的家臣——張孟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趙襄子與張孟談的故事。

忍辱負重,退守晉陽

三晉風雨春秋沒,一秦襲來戰國仇。

自平王東遷,天下禮樂崩壞,周王朝權威不再,已無法管控天下諸侯。

各地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

西元前636年,被迫流亡在外的晉文公,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返回晉國。

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晉文公設立了三軍六卿制,將軍政大權,盡賦卿家。

這種方法,雖幫助晉國一躍成為春秋霸主之一,可也為之後的主弱僕強,反客為主埋下了隱患。

晉平公以後,六卿權力逐漸被趙氏、韓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把持,史稱「晉國六卿」。

Sponsored Ads

不久之後,六家中的兩家範氏和中行氏相繼失勢,其勢力范圍和領地被其他四家瓜分。

剩下的四家以智氏勢力最為強大,把持晉國朝政,因此經常欺負其他幾家。

智氏到了智襄子繼位後暴露了其暴虐無道的本性。

一日,智襄子和韓康子、魏桓子在藍台舉行宴會。

他故意戲弄韓康子,同時又侮辱韓康子的謀士,想要以此探得他們的底線。

隨後,智襄子更加得寸進尺,向韓、魏、趙索要土地,藉此削弱三家。

韓、魏因為實力不夠,只能獻出封邑。

而趙氏與智氏之間早有間隙,智襄子曾侮辱過趙襄子,還趁著酒勁毆打過他。

但這些,趙襄子全都忍了下來。

他認為身為儲君,當有忍辱之志。

但在智襄子看來,趙襄子就是個膽小懦弱之人,對於這一次的索要,智襄子勢在必得。

可萬萬沒想到,趙襄子一口拒絕了他的要求。

趙襄子明白,一味忍讓妥協,從不會換來尊重與和平,換來的只有得寸進尺與變本加厲。

智襄子見軟弱無能的趙襄子,竟敢違抗自己的命令,勃然大怒,遂親自率軍,挾韓、魏兩家出兵攻打趙氏。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此時趙襄子的謀臣、促進三家分晉的重要人物,張孟談出場了,他建議趙襄子退守晉陽。

張孟談知道趙襄子的性格,知道他看似容忍一切,可面對敵人,他骨子裡的烈性,讓他不會輕易服輸。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哪怕這場戰役,眾寡懸殊,獨木難支,張孟談也會陪著趙襄子,與智氏周旋到底。

水淹晉陽,三年圍困

晉陽雖小,卻固若金湯。

其父趙簡子臨終前就曾說過,危難之時,「必以為歸」,晉陽城便是趙氏最後的依靠。

然而,趙襄子初到晉陽,卻發現此地雖城堅池固、糧庫充實,可夠防禦敵人的武器卻太少。

他急忙找來張孟談商量,無有箭矢,怎能抵擋敵人來襲。

張孟談出謀道:

「城裡的牆壁都是用丈餘高的楛木做成,硬度更甚於竹;而宮殿支柱又是用銅鑄而成,這些都是製造箭矢的材料。」

一番謀劃,徹底打消了趙襄子的顧慮。

趙襄子以城之固,據地之險,阻擋智、魏、韓聯軍攻打,使其三月不能攻克。

智襄子也很是鬱悶,他知道這是攻伐趙氏的最好時機,倘若半途而廢,自己必定威信大跌,吞食晉國的計畫也將破滅。

於是,智襄子派韓、魏圍困晉陽城,想要睏死趙襄子,可一年過去了,對方仍無投降之意。

智襄子見趙襄子堅決不出,於是掘汾河之壩,灌水入晉陽。

當時智襄子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今天才知道,原來水也可以滅亡他國。」

韓、魏君主聽後面面相覷,相互肘抵履跗。

他們知道,趙氏滅亡後,下一個就該是他們了。

智伯瑤既然可以用晉水淹晉陽,那麼也會用汾水灌安邑(魏都),用絳水灌平陽(韓都)。

二人雖未明言,但是已感覺到,危機來臨。

水火無情,趙襄子真正陷入了絕境之地。

《戰國策》記載:

「城中巢居而處,懸釜而炊,財食將盡,士卒病羸。」

若再無他法,趙襄子只能開城投降,以保全城中百姓將士。

Sponsored Ads

張孟談知道趙襄子的糾結,事到如今,他決定孤身犯險,去往敵營遊說韓魏。

若是多疑君主,這個時候定會懷疑臣子借機投靠敵人。

可趙襄子從來沒想過張孟談會背叛自己,這是彼此間的信任,也是一種士為知己般的心照不宣。

路遠見人心,患難現真情。

只有遇事以後,才會明白,誰究竟是最可靠的人。

孟談遊說,唇亡齒寒

張孟談不僅有夜入敵營的膽色,亦有說服韓魏的口才。

他一見二君便直抒胸臆:

「現在智氏和你們一起攻打趙氏,趙氏亡了,下面就該輪到你們了。」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如今二人心中危機叢生。

張孟談趁熱打鐵,開始用利益來綁住二人。

若趙氏勝,則趙、韓、魏平分晉國;若智氏勝,韓魏不但一無所獲,還會丟失百里土地,甚至最後被智氏吞併。

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張孟談並不擔心韓魏不答應,因為這是陽謀,是大勢所趨。

就在韓魏二君意動之時,張孟談又為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

「謀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傷也?」這個計畫只有我們三人知道,哪怕計策不成,又會有誰知道。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誘之以利。韓魏最終答應了張孟談的謀劃,決定反水。

雙方合作談成後,張孟談在回去的途中遇見了智襄子叔叔智果。

智果見張孟談神色有異,懷疑他和韓魏兩國之間有貓膩,於是便去勸說智襄子先殺二君,後攻趙國,智襄子沒有同意,覺得是智果多慮了。

智果又勸他用重金收買韓魏二君身邊重臣,可智襄子卻覺得大勢已定,不捨錢財。

智果見狀憤而離去,甚至改名換姓,斷絕與智氏的關係。

張孟談得知此事後,怕夜長夢多,讓趙襄子開始計畫,他們決定水淹智伯軍。

趙襄子依張孟談之計,派人夜殺守堤之將,迎水入智營。

在智氏救水的時候,趙、韓、魏三面夾擊,智氏落得大敗。

其實,智氏之敗,不僅在自己貪婪,還敗在其勢之強,已威脅到晉國所有上卿的利益。

而趙氏之勝,卻勝在於人和,勝在趙襄子與張孟談之間的完美配合。

一個聽其言,一個行其事;一個以國士待之,一個盡全力效之。

正是兩個人的完美配合,才導致了這場戰役攻守之勢發生了變化。

人生在世,身邊的人形形色色,可最終能讓自己放心的人又有幾個。

什麼是搭檔?什麼是夥伴?

不就是最黑暗的時候,陪你一起等天亮的那個人。

留得賢名,功成身退

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人之所以痛苦,從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欲求太多。

張孟談深知此理,於是他在穩定了趙國基業後,找到趙襄子,想要放棄功名利祿,做回一個普通人。

趙襄子自然不願意,一是這樣的賢臣怎能隨意舍去,二是搭檔若走,心中著實不忍。

可是張孟談認為,自己功勞太大,名聲太顯,已有壓過君主的趨勢。

所謂功高不蓋主,居功不自傲。從古至今,從沒有臣子功勞和國君一樣,還能長久的。

君臣之情,張孟談不想因事而滅;而並肩之誼,他也想儘量保留,留給他的,也只有功成身退。

當張孟談說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時,趙襄子知道,他去意已決,不可挽留。

張孟談開始了自己的隱居生活。

三年後,韓、魏、齊、燕四國背棄盟約,共謀伐趙。

危急關頭,趙襄子想到的第一個人,便是張孟談。

兩人之間的默契,讓他知道張孟談必定會竭盡全力相幫。

但此時張孟談已隱退,且分身乏術,無法同時前往四國。

於是他派兩子和妻子,全家一同出動,一人一國,分別遊說四國,

最後四國彼此懷疑,聯盟便不攻自破。

張孟談三年不問政事,趙襄子還對其如此依靠,不僅僅因為是主臣關係,在他心中,彼此是搭檔,更是夥伴。

時隔千年,白雲悠悠。

Sponsored Ads

當年的春秋往事已逐漸消散在歷史長河中,但趙襄子與張孟談的傳說,仍隨著「三家分晉」的故事,在輪回中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