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有些事情,你決不能等到畢業以後才知道

Sponsored Ads

很多人不明白,職場上沒有考試,多數工作對智商與學歷的要求並不高,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很多答案,在一個人畢業以前就已經擺在了那裡。

Sponsored Ads

有三件事情,決不能等到畢業以後才知道。

一、你一定要和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

《超級演說家》冠軍劉媛媛在書中寫過一位朋友的故事。

這位朋友原本是一個地方枱的編導,從北京著名的傳媒學院畢業之後,義無反顧地回老家找工作,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留在北京呢?畢竟這個行業在北京更有發展前景。

他的理由是:我喜歡到水淺的地方當大哥,不喜歡去水深的地方當小魚。

回了老家之後,幾年後就後悔了,專業技能沒有機會得到提升,跟他一起工作的人都圖個安穩,做不出什麼像樣的好東西來,他感覺自己的才華被浪費了。

從找工作這件事情上往往可以反映出一個人長期的思維習慣。這個朋友高中的時候本來有機會去尖子班,但是他拒絕了,認為與其在尖子班吊車尾,不如到普通班當第一名。

職場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現象,寧願在普通的部門安逸地工作,也不願意抓住更有發展前景的部門,因為怕吃苦,怕承受不了挫折。往往忽略了,一旦企業面臨裁員,最先砍掉的一定是安穩的部門,而留下可以沖鋒陷陣創造業績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並沒有哪一種更高尚,只要你內心平和快樂,能夠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其實選擇什麼樣的生活純屬個體自由。

畢竟,和優秀的人在一起,總是給人增加無形的壓力。

Sponsored Ads

但是,在最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你如果不是資源過於豐富下半輩子無憂,那就是忽略了現實生活的殘酷。

有人說,那我考進體制就好了,工作體面,收入穩定。

目前看起來好像是這樣,但是在我看來,很多體制內工作的人其實也很鬱悶,當他們嚮往更高質量的生活時,基本是會發現自己無能無力。

尤其是有的人名校畢業,進入體制後毫無優勢,多年後看著同學過上了自己羨慕的生活,內心難免失落。這就是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

如果所有的年輕人都擠破了頭追求穩定,過上30歲死,80歲埋的生活,只能說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有些事情,你決不能等到畢業以後才知道

 二、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更“值錢”

工作的本質是交換。

當你沒有更多資源可以給別人時,就只有“賣”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特殊才幹。找工作就是將自己像產品一樣出售給社會,換取你需要的生活資本。

這是一種最公平的交易,它讓沒有錢沒有背景的人也能夠滿足需求,同時獲得平等的競爭平台。

但是很多人會在經年累月間,將自己可“變賣”的資本變成只剩時間。

我想說,對於一個普通人而言,你的時間是最廉價的商品。

而真正有長遠考慮的人,會在大學期間就發展自己的一技之長,打磨出更有交換價值的產品,從而為自己帶來更多資本。

這種一技之長,不是指藝術特長,而是把你與別人相比更突出的才幹升級為可變現的優勢。

《學習高手》的作者李柘遠是一位90後學霸,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高分畢業生,這當然是令人耀目的光環。但是,學霸還真不缺他這一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取得同樣的成就,事實上,很多的學霸步入社會成就一般,有的甚至生活過得十分不如意。

李柘遠的突出才幹是學習能力,這是一種天賦與後天努力結合的產物,當這項能力只能為自己服務時,它並不具有交換的價值。

Sponsored Ads

但是李柘遠總結出一套對他人實用的學習方法,並通過有效的途徑進行傳播和營銷,這種才乾就上升為可變現的產品。

有些事情,你決不能等到畢業以後才知道

所以,年輕人千萬不要把“會學習”當成一技之長,說得更殘酷一些,只停留在書本上的“會學習”到了社會上幾乎是沒有用處的。

最盲目的職場“努力”方式,莫過於一個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賣點”在哪裡,也不知道組織的需求是什麼,進入職場後,只是被動地完成任務,沒有發展方向的自我規劃。這樣的人快會發現自己陷入沒有選擇權的境地。

三、自律是一種可以“改命”的習慣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什麼能力最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

最高讚的回答是:自律。

在學校唸書的時候,多數人都被迫處於一種約束力之下,但是中國的大學嚴進寬出的基本狀態,導致了很多人的放任自流。

工作以後更是如此,你會發現能否更好地讓自己擺脫舒適區持續精進的人,都無一例外地具備自律的特質。

沒有人監督,也能自己設定目標,然後一個個去達成。

沒有人提醒,也能在時限內完成高難度的任務,自己去找解決困難的方法。

沒有短期回報,也能讓自己去讀書、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要把這些當成雞湯,因為這是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也能具備的特質,只是你無能無力而已。

一個人自律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某種程度上說,管理不好時間和精力,你就管理不好自己的人生。

2020年初大家在家辦公,很多朋友告訴我,得到了夢寐已久的“長假”,但復工後整個人狀態並不好,工作頻頻出錯,還受到了領導的斥責,甚至感覺自己更加討厭工作了!

回想在家辦公的那段時間,日日通宵玩手機,白天又進入昏昏沈沈的睡眠狀態,工作能應付過去就行。

長期作息不規律導致精神狀態極差,工作後也難以恢復正常,關鍵是彷彿意志力和行動力都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消磨掉了。

這種無形的力量就叫過於舒適,而自律恰恰是痛苦的,它只能靠習慣來維繫。

有個博主叫@羽仔,他拍攝的vlog 記錄了自己在家辦公的日常,從放假初期的刷新聞、追劇、打遊戲,到後來的讀書、寫字、學習新技能、列出“假期充實計劃”。

他說自己意識到,與其心安理得地躺著,不如心安理得地提升自己。劇永遠追不完,遊戲永遠有新版本,但今天的時間,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自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越自律,越自由;自律的人,往往也最自信,你會比別人多一份對生命的掌控感。

如果能夠在畢業以前就知道這個道理,很多人也許就不會選擇渾渾噩噩地度過大學時光。

有些事情,你決不能等到畢業以後才知道

初入職場的新人,有很多本該從前就明白的道理,因為沒有意識到,會走更多的彎路,最好的方法是糾正自己的認知,補足自己的知識。

即將步入職場的人,更應該有所準備。

我始終認為,這世上有很多坑,我們原本不必踩,只要有踩過坑的人肯告訴我們;這世上很多的道理,前人早就想得通透,我們所要做到的只是找到它。

我推薦《不要等到畢業以後》這本書,作者秋葉大叔曾說,我這輩子做得最像大學教師的一件事,我認為是寫了《不要等到畢業以後》這本書。

一本好書,不但給人方向,也要給人方法。

Sponsored Ads

這本書7年之後再版,還有什麼比口碑更能證明一本書的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