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

時間不要浪費在這醜陋的酒桌文化和無效的聚會上

Sponsored Ads

原標題:時間不要浪費在這醜陋的酒桌文化和無效的聚會上

Sponsored Ads

先來看看醜陋的酒桌文化

現在,所謂的酒文化簡直是對文化兩個字的侮辱,曾經是文人行酒令飲酒作詩,而現在只是低俗之至情義綁架的流氓行徑。

2016年9月10日,海南文昌4段短視頻熱傳,在婚禮酒席上,一黑色套裙年輕女子舉著盛有白酒的酒杯,與身旁男子對飲,旁邊赴宴者不斷大聲“叫好”。黑衣女子疑似醉酒後不省人事,後被送入醫院急診搶救室內,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醜陋的中國酒桌文化

前有魯迅,後有柏楊,一直在批中國人的劣根性與醜陋,於我而言,感觸最深的就是在酒桌上,那有可能是中國人這個族群表現得最醜陋的場合,也是感覺最滑稽最荒唐最不可思議的場合。因為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中國酒桌文化有以下特點:

第一,勸酒

到了酒桌上,酒不是你自願在喝,而是別人在強迫你喝。這個來敬酒,一看是領導,那個來敬酒一看是什麼什麼。你都很難拒絕。不是不能拒絕,而是拒絕可能會傷人情,所以你最終難下決定。

這樣,酒桌的氣氛就很不好,給人造成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

Sponsored Ads

你不勸酒不喝勸酒就是不懂事,你是帶著任務來走人情的!你可能放開心情暢飲嗎?

第二,以多為榮

中國人喝酒往死裡喝,說什麼“喝死咋也比槍斃強”。

我沒感受過槍斃,但創造這句俗話的神人恐怕深有體會,要不怎麼會把喝酒喝槍斃聯繫到一塊。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該擠兌你了,“你不行啊。。。你看誰誰誰多能喝,多夠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裡喝酒是不夠意思,人家不會考慮你的酒量,不會考慮的你的身體健康。他把你擠兌的喝了酒完成任務(他未必就很爽),你身體難不難受就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了。

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普遍不如歐美,我覺得與酒桌文化是有關係的。男人們一個個挺著比孕婦還大的肚子,看著就讓人反胃。

第三,勢利

在酒桌上進行敬酒,給領導敬酒是重中之重。

你應該看準時機,要善於給領導擋酒,等等等等,把與領導喝酒當成是博取他好感的機會,我想問你這麼為領導考慮,真的是為了他好嗎?如果你是領導,恐怕又該等著人來敬你了,在下屬諂媚的祝福中獲取一份優越感。

所有這些,都是中國人深入骨髓的奴性與等級觀念的體現,這些,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消失,反而靠著酒桌文化大有加強之勢。

第四,虛偽

我之所以稱之為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因為我認為中國現在根本沒有酒文化。酒桌上的那一套不配稱為酒文化。

中國人喝酒從來不關注酒,只關注喝酒人。

他們把絕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喝酒人身上,最多考慮這個酒的味道好不好,恐怕從沒有人在酒桌上探討過關於這個酒的口感、工藝、廠家、產地以及包裝等等,可能你會說:有病吧?誰會想這些?如果有這樣的人,我會感到很欣慰,因為中國酒文化有了復興的機會。

第五,浪費資源

喝了那麼多酒,你還吃得下菜?上了滿滿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後動不了幾筷子。飯店不心疼,反正交錢了,還能剩一大堆泔水。可這實際上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我們有多少 GDP是由餐飲創造的?有多少是由酒桌帶動的?這種浪費比奢侈更無意義,因為奢侈好歹能讓人得到滿足,我從來沒在喝酒上得到一絲快感,喝少了覺得是一種味道一般的飲料,喝多了酒感覺難受。這些資源放到更有意義的用途上恐怕更好吧?

第六,動機複雜

很多飯局是為了進行不正當交易而開設的,飯局之中摻雜大量假惡丑的東西,酒桌之上權錢色交易不絕,最後可能一筷子不動。有人說,喝酒真能辦成事啊!?

如果對方真愛喝酒,你們干喝好不好?還能給你省錢。如果你覺得人喝多了容易鬆懈,想要趁機拿下,我告訴你,沒用的!對方並不傻,你的意圖他很清楚,因此他會有準備的,萬一你真的在他酒醉的時候成功了,他酒醒後一定懊悔,從而對你懷恨在心,你們以後的關係就很難說了。不如在清醒的時候說開,讓對方做出理性的選擇。

所有種種,都是酒桌文化醜陋的表現。

以前李白鬥酒詩百篇,你看看現在的酒桌上出的了李白嗎?紅樓夢中還行個酒令,比比文化,現在的酒桌上即使有酒令,有文化嗎?

酒桌文化是對其他文化的破壞,是對人身心的傷害,在我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 這種噁心巴拉的文化消失,但至少我能看出這種東西是好是壞,希望大家儘早醒悟。

這就是我半夜肚子疼醒後睡不著,感覺必須不吐不快的東西,可能不能改變什麼,但至少讓我心情好一點,也希望有同感的朋友多多共鳴,多多轉載,造一造勢,在酒桌文化上撕開一道裂痕。

年底了,各種聚會很多。當你不知道去一個聚會能收穫什麼,趁早推掉它吧。

別一群人狂歡過後,深夜回到冷清的家,心沒滿足,胃也沒滿足。只有空虛。

6人以上為無效聚會,沒必要的應酬能省則省。

Sponsored Ads

這句話讓我一下子找到了認同感,我一直不太喜歡參加各種聚會。

多參加聚會≠人脈廣

尤其只是“沒事聚一聚”“有時間聚一聚”的那種聚會。

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新認識的朋友……組織者很難拒絕參加者帶人來,所以你也很難知道都會有什麼人參加,最後難保會見到些不認識的,甚至不喜歡的人。

當然有人說了,去參加各種聚會就是為了多認識些人。

以前時不時參加一些聚會,人是認識了不少,但也不過是點頭之交,即使一起吃過好幾次飯,唱過好幾次歌。一旦脫離吃飯唱歌的環境,該不熟悉還是不熟悉。

平時有事情需要幫忙,還是找關係好的朋友,哪裡會好意思厚著臉皮麻煩這些“飯友”。

最終那些人也就成了通訊錄裡一個個被遺忘的名字,所以,聚會認識的人,大多也不過只是“認識”罷了。想借聚會增加自己的人脈基本是不切實際的。

有天一個朋友在群裡潑冷水說:安靜做自己,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想認識你。

話雖然功利了一些,但是不無道理。

與其忙著參加各種飯局,交流會,趕著結交各路人,不如把時間和精力沈下來,放在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上。到那個時候,都不需要參加聚會,想聯繫上你的人會很多,想結交的人也更容易搭上話,該來的人脈自然會來。

多交流≠能進步、機會多

前兩天一篇文章裡提到:聊天是成本最高的學習方式。

一對一的聊天尚且如此,更不要指望通過多人聚會能學到什麼。

人一多,為了讓大家都能對話題感興趣,不至於冷場,最後大都會變成八卦橫飛。除了扒些體育新聞和明星,還會扒扒大家都認識的人。

背後嚼人舌根子這事誰都知道不好。但是到了多人聚會,大家一起八卦起來,道德感會集體降低,嚼舌根這事也就成了無傷大雅的助興節目。

即便是有主題的交流會,人數只要一多,眾生百態就出來了:有故意劍走偏鋒想引人注意的;有為了避免衝突說些正確的廢話的;有喜歡事事唱反調卻沒有自己觀點的……

更何況,作為普通人,我們的圈子很難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特別優秀的人。即使接觸到了,或者發現其不過爾爾,或者發現人家確實是優秀只是聊上兩句就發現跟你壓根不是一個頻段上,再懶得理你。

花個二三十元買本書,就能跟崇拜的大家交流,何苦去跟那些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浪費時間和感情?看不懂就多看兩遍,也總好過努力想跟人交流卻發現氣氛尷尬。

還是重複那句話:等你足夠優秀,有些想結交的人很容易就搭上話了,又何必急著此時“高攀”,還嫌對方“愛答不理”?

你真的能吃好唱好玩好嗎?

也有人說了:我就單純為了吃,為了唱,圖個開心,沒想過人脈啊進步啊那麼功利的事情。

但吃飯這事,人一多,就很難兼顧到每個人的口味。從選擇就餐地點到點菜,一頓飯下來,很難說吃得有多可心。

唱歌更不必說了。假如是熟悉的朋友,對於那些你不愛聽的,唱得難聽的,慫恿你唱的,互相調侃幾句那是關係鐵。

一旦有了不太熟悉的人,我們的容忍度就一下子降低了,但一些玩笑話卻很難出口,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變成傷人了。等聚會完,跟熟識的朋友吐槽:那個誰誰唱的真難聽,那個誰竟然唱那麼俗的歌。

別人在我們眼中如此,我們在別人眼中恐怕也是這樣。

說不定因為有些挑食,唱了首別人討厭的歌,無意中說了哪句話,就給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再加上中國人的習慣,AA的情況少一些,所以總能碰上些到處蹭飯從不結賬的人。到了自己請客,不爽也只有忍著。

這麼一場聚會下來,你敢說自己真的吃好喝好玩好了嗎?

小於6人的優質聚會

上學的時候,因為窮,對聚會更是避之不及。

偶爾兩三個朋友一起去改善下伙食,也不過幾十塊錢。有時各付各的,有時輪流請。總之,誰也不會刻意去佔誰便宜。算不上是聚會,但是因為足夠放鬆足夠融洽,至今都很懷念。

直到開始實習,手頭有自己掙的可以自主支配的錢,對於一起吃個飯這事,在金錢上才沒那麼缺乏底氣了。也開始漸漸體驗到,一大群人一起吃飯的無聊,還有思想同步的人一起吃飯的趣處。

但是真正能玩得開心的聚會也很少超過4人,一般都是兩三人。即使有人帶朋友來,也是因為他覺得一定能跟大家合得來的。

說到底,聚會這事兒,不在乎花不花錢,吃了什麼,最重要的還是跟誰聚啊。

因為哪怕再有意思的人,一旦一起的人多了,為了兼顧到所有人,也很難完全發揮出自己的有趣和博學,只能說些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所以才會說6人(就是個概數,請自行把握)以上為無效聚會吧。

年底了,各種聚會很多。聚餐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吃飯,當你不知道去一個聚會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能得到什麼,那麼趁早推掉它吧。

Sponsored Ads

別一群人狂歡過後,深夜獨自回到冷清的家,心沒滿足,胃也沒滿足。只有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