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職場

職場潛規則:公司裡的老員工不願意帶新人,原因有這三點

Sponsored Ads

十五年前,我從教師部門跳槽,考入一家事業單位,從事辦公室文秘工作。

不同於上課教學,是我的對口專業,辦文辦會、上傳下達、公文寫作都是從未接觸過的新課題,我滿心期待老辦公室主任能手把手教教我,但他只是一句話:「年輕人,一學就會。」就沒再多說什麼了。

Sponsored Ads

後來,一位即將退休的老領導,看到我每天忙忙碌碌,還不斷出錯,就意味深長地叮囑我:「不要寄於希望別人,自己多聽、多看、多想,慢慢揣摩吧。」

這句話,一直到現在都記在心上,後來也換了幾個崗位,我都不再惶恐不安,也不再寄希望於求助他人,我深知,老員工沒有一個會甘心情願帶新人的,他們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所以,哪怕會犯一些錯,走很多彎路,最好還是靠自己。

職場上不講感情,只講利益。當你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最是一文不值。

很多新人剛入職的時候,總有一種錯覺:同事之間稱兄道弟、情同姊妹,看上去,感情很融洽。於是,就傻乎乎地管別人「大哥、大姊」這樣稱呼,以「小弟」自居,以為能夠迅速拉近和他們的關係,融入相關圈子,得到一些照應。

但很快,殘酷的現實就擺在眼前,對於你的套近乎,人家根本不搭理,唯有當你稱呼他們為某某主任,或者某某長的時候,他們才會正眼瞧一瞧你。

當然,「瞧得起」你的表現就是,讓你幹所有的活,沒有技術指導,沒有思路提示,只有下命令和提要求。一旦你有絲毫質疑,開口閉口就以這是一把手的要求來讓你閉嘴。

在老員工的眼中,新人的工作積極性很高,鑽研進取精神也很足,何不藉此機會讓他們多幹活,讓自己喘口氣呢?所以,他們都樂於當「甩手掌櫃」,把新人當成免費勞力使喚。

他們深知,就算新人各種嘟噥抱怨,也沒有人會站在他們那一邊。

而新人們是否學得會崗位技能,那是新人自己的事,單位又不會多發一分錢工資,還有可能讓新人覺得囉嗦,所以,面對新人的求教,很多老員工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或者隨意敷衍一下,避免當場鬧翻臉。

老員工害怕培養出強勁的「競爭對手」。

職場上,老員工最擔心的就是被新人所替代。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而新人,從一開始的時候,或許還不構成強有力的競爭,還只是老員工任意調遣的物件,但只要新人勤學苦練,不出幾年,就能成為業務尖兵。

這種狹隘的見不得別人好的思維,是很多人的固有思維,他們生怕帶出來的「徒弟」們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比如,面對剛入職的高學歷「新人」,很多老員工都清楚,這些人的才華是掩藏不在的,自己那點「小伎倆」一旦被他們學了去,新人們便如虎添翼,更能獨當一面,到時候,自己好不容易熬出來的地位,很快就會被他們替代了。

所以,很多老員在工作調整時,會天然地與「新人」做比較,讓自己置身於這群年輕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熟練地掌握他們的內心想法,趁其還沒有反映時,處處先下手,佔據「制高點」,掌握「主動權」。

單位風氣不正,老員工只想把活推給新人幹。

在一些風氣不正的單位,推諉、拖拉最是常見,每個人都在死命地盯著別人,看有沒有機會把活推出去,把責任也推給別人。

特別是那些啥事都不做的「老油條」,如果自己手下有個「新人」,就相當於享受到一個超級「福利」。靠著幾句好聽的話,或者端出「公事公辦」的架勢,讓新人一個人幹活,他自己樂得清閒。

一旦入職了這樣的單位,則要果斷地斬斷讓老員工帶帶自己的想法,你越是真心求教,人家越是拿你當「便利貼」,什麼雜活累活都讓你幹。

真正能創出來的,莫過於靠自己去摸索,哪怕碰壁、吃虧,甚至被排擠、打壓,都沒有關係。因為在一點一滴的實踐中,你收穫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人在職場,如在戰場。你爭我奪的關係從未改變過。老員工不願意帶新人,正是人性最真實的反映,也是職場殘酷競爭的必然結果。

Sponsored Ads

所以,沒必要耿耿於懷,老員工不教,不還有自己嗎,靠著自己,走出去、闖出一條路來,別人才會不得不佩服你,敬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