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兩個故事告訴你:理財,跟錢多錢少沒關係

Sponsored Ads

理財必須要有錢吧?是不是得等我有錢了再來做理財規劃比較好?

回答:幾句“理財跟錢多錢少沒關係”、“理財不是富人的專屬”的答案,已經顯得蒼白無力了。今天,用兩個小故事,來解答理財這件事兒,跟錢多錢少無關。

Sponsored Ads

 

故事1:老王買瓜

老王拿著5塊錢到瓜園預定西瓜,瓜農說這錢連半個西瓜也買不到,老王不甘心,他軟磨硬泡,瓜農被他弄煩了,順手指了指瓜地裡一個還沒成熟的小西瓜說:“好瓜買不了,你就預定這個小西瓜吧。”瓜農本以為他都這麼說了,老王會放棄,誰知他竟爽快地答應了,花了5塊錢定下了這個尚未成熟的小西瓜。

瓜農不解:“小西瓜又不能吃,你要它有什麼用?”老王說:“反正交了錢這個小西瓜就是我的了,過兩個月我再來拿。”兩個月後,老王抱著已經瓜熟蒂落的大西瓜高興而去。

買瓜看似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裡面卻蘊含著“提前投資、賺未來錢”的道理。

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沒錢不要緊,拿小錢買“小西瓜”,只要你能耐心等待,再丑再不起眼的小西瓜,總有瓜熟蒂落的一天。理財要從小事做起,要從任何一個小細節約束自己。沒有自我約束、紀律、節儉、耐心,總是指望著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心態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故事2:托馬斯的存款

英國一名71歲的老人托馬斯,上世紀60年代在銀行裡存了120英鎊現金,這筆錢在當時看,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資產了。可是,托馬斯後來卻將這筆存款忘得一幹二淨。直到最近,他的妻子在家中的抽屜底下發現了3張50多年前的存折。專家稱,通過50多年的“利滾利”,托馬斯當年的120英鎊存款,如今已經翻了58倍,變成了大約7000英鎊。

Sponsored Ads

不過,對於托馬斯來說,當時的這筆“巨款”,存在銀行50多年,並不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如果當年托馬斯用120英鎊進行抵押貸款購房,那麼他擁有的房子現在已經價值18萬英鎊了,也就是說房價翻了大約600倍;如果他在當年花120英鎊購買一箱皮特拉斯城堡的葡萄酒,到今天這箱葡萄酒的價值也已升到1.5萬英鎊,相當於翻了120倍……

Sponsored Ads

有閒錢,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起來,最終的結果也將有巨大的差異。

理財和錢多錢少從來沒有關係,錢的多少隻影響理財手段和具體工具的選擇。

那些號稱“先掙錢再理財”人的都是一種定式思維,即有錢人才去理財,這種思維還體現在“理財就是投資”和“理財就意味著錢生錢”。其實理財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錢多錢少都需要好好打理自己的財富。

之所以我們會有這種疑問,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不明白什麼是理財。

關於理財的定義大家自己網上搜就行,你要清楚理財不僅僅是把錢買只基金或者餘額寶、P2P就完事兒的,記賬(收支規劃)是理財,保險(人身保障)也是理財,理財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增值或者不貶值,更重要的是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保障你財務狀況的持續健康。

所以,如果單說投資,肯定錢多的人選擇的產品種類更豐富,可是一個理財方案追求的是規劃合理,而不是限定在某個產品的最優投資配置。沒錢時,就好好規劃現有的資產,然後通過理財讓財富更多的積累;有錢時,通過理財讓錢更好的增值……

Sponsored Ads

“因為掙得少,所以無錢可理”,試問,你所謂的有錢的時候是多有錢呢?手上有1萬算不算有錢?手上有100萬算不算有錢?有錢和沒錢的界限本來就很難劃定,所以與其糾結有錢沒錢,不如把時間放在如何理好自己的這點兒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