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如何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Sponsored Ads

如何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01

Sponsored Ads

 

和高中同學在微信聊天,他也是我公眾號的讀者,不無憂慮地問,網上那麼多人在罵你黑你,你受得了麼?

 

說雲淡風輕未免有些裝逼了,有些人罵得太過份太髒,其實我也是會生氣的。不過坦白說,和當初比起來,已經好太多了。

 

我性格內向,在做自媒體和在線教育之前,從未想過哪天自己也要做所謂的“公眾人物”。第二份工作做銷售,上枱面對三十多個人腿都會發抖,更何況現在面對的是幾十萬上百萬人?

 

所以一開始自然是焦慮。每發一篇文章出去,遍緊盯著後台每一條留言。任何一個小小的認可能讓我高興半天,任何一個反對的聲音同樣讓我夜不能寐。

 

還記得第一次在網上講公開課,我認真準備了近一個月,近萬人報名參加。辛苦熬完那感覺有一個世紀之久的個把小時,一刻也不停留就衝進聽課學員的幾十個微信群。看到有人說,聽完很失望,儘管更多人都表達了認可,心裡還是難受。

 

那一次,接近一個星期我都睡不著,眼睛一閉上就是那些批評的留言。曾以為強大的自信,也開始慢慢動搖。

 

那時候,特別羨慕一些內心強大的人,只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自巋然獨行,哪怕你山崩地裂。這事看起來簡單,自己經歷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

 

02

 

和一個老鄉聚會,談起她的父母,一臉苦笑。

Sponsored Ads

 

她高中的時候有個三觀相符、情投意合的男友。苦戀到大二,卻被父母以“不得早戀”為名硬生生拆散。畢業後進了家外企工作,九九六的繁忙工作,使得工作幾年也未再戀愛,結果父母又每日逼婚,幾乎一天幾個電話,每次第一句就是談婚論嫁的事。

 

後來她不堪工作重負,想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又是父母捨不得外企的高工資,拼命勸阻,甚至以死相逼,只能不了了之,依舊每日加班。

 

她說特別羨慕我,想幹啥工作就幹啥工作,家裡人也不怎麼管。更可怕的是,她父母這樣待她,身邊的人還覺得特別好,換一般父母哪有這麼關心兒女的?苦唯有自知,連可以傾訴的人都找不著幾個。

 

03

 

畢業十年,相比於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增長,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在於內心的強大。從未有哪一刻,比現在更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並且可以突破一切艱難險阻去追求它。

 

走到這一步,其實我也經歷了很多困難。朋友只看到我父母“不怎麼管我”,殊不知這也是我爭取的結果。

 

高考的時候,最後半年我的成績其實不是很穩定。那時候還是先填報志願後考試,我毅然填了清華,其實父母都不同意。在他們看來這樣太不穩妥了,萬一清華沒考上,就要掉檔去一所普通的大學念書。可如果我報考中山大學,那就百分之百沒問題了。

 

我堅持了自己的意見,最終如願。

 

工作後到很多人羨慕的中國移動工作,才一年多就決定辭職去做銷售,後來又決定自己創業。每一次父母都是強烈反對,甚至說了不少難聽的話,身邊的朋友贊成的也屬少數,可每一次還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

Sponsored Ads

 

要是創業一帆風順還好,可惜我卻一敗再敗。前兩年,生活質量遠不如打工之時,周圍的冷嘲熱諷自然不缺。就連父母都時不時埋怨,說早知道還不如待在移動呢。

 

類似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哪怕一次我妥協,或許我就不會成為今天的我。這麼多年走過來,我覺得,要想成為內心強大的人,就要想清楚下面幾件事:

 

1、爭取經濟的獨立

 

很多人一邊嘴上抱怨著父母管得太寬,一方面又安心享受著父母給與的一切,殊不知你所享受的一切,就是你的拘絆。

 

你買房的錢是父母給的,買車的錢是父母給的,工作可能是父母幫忙給找的,甚至每個月錢不夠花還跟父母要一點。連基本的經濟獨立都做不到,又扯啥人格上的獨立?

 

父母對子女的照顧,一方面是親情,一方面也是生物學和社會學意義上的投資行為,是講求回報的。你啥都是父母給的,卻啥都不想聽,哪有這麼好的事?

 

走向獨立的第一步,是經濟上要謀求獨立。寧可過得苦一些,也不可過度依賴朋友、父母、領導。苦日子終有過去的一天,但依賴帶來的種種束縛,只會像層層蛛網將你越綁越緊。

 

工作上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不拼命修煉自己的能力,即便幸運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也註定只能活得低聲下氣,因為你不能沒有這份工作,你也找不到別的更好的工作。

 

不敢失去,就更沒法得到。還不如一開始就對自己狠一點,否則別人就敢對你狠。

 

2、客觀地認識自己

 

作為社會性的動物,我們都渴求他人的認可,這也是一種自我評判的標準,有助於個人提高。

 

但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看重他人的評價,會導致你喪失自己的本心,會因為急於討好他人而失了分寸。

 

寫公眾號的早期,我也曾經因為讀者的批評,去寫一些迎合喜好的文章,想迎合的人並沒有認賬,反倒是不少原來忠誠的讀者都跑了。

 

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遵循內心的標準而非外界的標準去評價自己:

 

a、真正的對錯是很難判斷,甚至不存在的。不同的人對好壞的評價標準也不同。

b、試圖讓所有人都滿意是做不到的,與其如此,不如先讓自己滿意。

c、大部分人的觀點都是有立場、有意圖的。只有你自己能做到完全替自己著想。

d、別人很難知道你面臨的全部狀況和問題,他們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作出的判斷其實不如你自己準確。

 

所以,別人認為不好的,不一定真的不好;別人認為好的,未必就真的好。與其過於在乎他人觀點,不如採取一些客觀可以衡量的標準來評價自己,以及遵循自己的內心。

 

該做的事情盡力盡心做好,如此便足夠了。

 

3、找到自己的追求

 

找到最能激發自己熱情,最想要做的事情,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當成最重要的事情。

 

不管周圍聲音如何,始終盯著自己的目標前行,不躑躅徘徊,不左顧右盼。思慮越多的人,越走不遠。

 

Sponsored Ads

如果你還會因為別人的意見而輕易高興生氣,說明還未真正找到自己的路。倘若找到,便知道路在自己腳下,在自己心中,而不在別人嘴裡。